教學成效及評量
一、學生在畢業時須具備之核心能力
根據本系的教育目標,我們認為學生在畢業時需具備以下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分別為:
A. 應用數學、科學、化學工程暨基礎材料工程知識的能力
B. 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C. 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D. 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E. 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F. 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G. 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H. 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此核心能力於97學年度認證至今有以下的改變:
1.核心能力A將應用數學、科學與化學工程知識的能力。修訂為應用數學、科學、化學工程暨基礎材料工程知識的能力,主要是考量具材料背景及從事材料方面研究的教師日益增多,同學更有機會接觸材料工程的知識,因此將基礎材料工程知識加其加入核心能力A中。
2.根據訓練的過程學生應該是先學會作實驗,再培養出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能力,久之才有設計的能力,因此將核心能力B中設計實驗調後而改成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3.原有的核心能力E與F在人與群體的邏輯上似乎是顛倒,應該是先個人再群體,因此將兩者對調。
核心能力歷年之變更表3-1所列。
本系學生核心能力的建構主要是根據建校的理念與工學院的發展方向,參酌教育部的評鑑意見及工程教育認證有關核心能力的基本規範經系所發展委員會訂定初步的核心能力;藉由工程教育認證諮詢委員會討論後由系工程教育認證委員會修正訂定,再經系務會議討論後通過。核心能力與學系教育目標歷年之變更表3-3所列,學生核心能力與AC2004核心能力比對資料則如表3-4所列。
表3-1 95-101學年度學生核心能力
學年度 |
學生於畢業時所應具備之核心能力 |
---|---|
101 至 100 |
|
99 至 95 |
|
表3-3 95-101學年度學程教育目標與學生核心能力關聯表
學年度 |
學程教育目標 |
相關聯之學生核心能力 |
關聯性說明 |
---|---|---|---|
101 至 100 |
1、教育學生熟悉科學與工程原理,包含化學工程之基礎知識 |
1.應用數學、科學、化學工程暨基礎材料工程知識的能力 4.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
學生熟悉科學與工程原理後即可將這些基礎原理加以整合運用於工程的設計中 |
2、培養學生實驗技能 |
2.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3.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
學生透過實驗課程的訓練後培養出作實驗、數據計算之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其中作實驗會接觸到許多實驗設備、分析儀器及軟體,透過這些訓練即能培養學生實驗技能 |
|
3、訓練學生應用現代的實驗和電腦技術於解決工程的問題 |
3.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5.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學生作實驗會接觸到許多實驗設備、分析儀器及軟體,透過這些訓練即能培養學生利用適當工具解決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
4、建立學生進入職場的能力 |
6.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7..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8.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團隊合作能力、從社會變遷中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與自我不斷的成長是業者對新進者的共同要求。 |
|
99 至 97 |
1、教育學生熟悉科學與工程原理,包含化學工程之基礎知識 |
1.應用數學、科學、化學工程暨基礎材料工程知識的能力 4.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
學生熟悉科學與工程原理後即可將這些基礎原理加以整合運用於工程的設計中 |
2、培養學生實驗技能 |
2.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3.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
學生透過實驗課程的訓練後培養出作實驗、數據計算之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其中作實驗會接觸到許多實驗設備、分析儀器及軟體,透過這些訓練即能培養學生實驗技能 |
|
3、訓練學生應用現代的實驗和電腦技術於解決工程的問題 |
6.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7.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
學生作實驗會接觸到許多實驗設備、分析儀器及軟體,透過這些訓練即能培養學生利用適當工具解決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
4、建立學生進入職場的能力 |
5.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8.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團隊合作能力、從社會變遷中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與自我不斷的成長是業者對新進者的共同要求。 |
|
96 至 95 |
1、教育學生熟悉科學與工程原理,包含化學工程之基礎知識 |
1.應用數學、科學、化學工程的能力 4.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
學生熟悉科學與工程原理後即可將這些基礎原理加以整合運用於工程的設計中 |
2、培養學生實驗技能 |
2.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3.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
學生透過實驗課程的訓練後培養出作實驗、數據計算之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其中作實驗會接觸到許多實驗設備、分析儀器及軟體,透過這些訓練即能培養學生實驗技能 |
|
3、訓練學生應用現代的實驗和電腦技術於解決化學工程的問題 |
6.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7..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
學生作實驗會接觸到許多實驗設備、分析儀器及軟體,透過這些訓練即能培養學生利用適當工具解決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
4、建立學生進入化工職場的能力 |
5.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8.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團隊合作能力、從社會變遷中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與自我不斷的成長是業者對新進者的共同要求。 |
表3-4 95-101學年度學生核心能力與IEET認證規範3核心能力關聯表
學生核心能力 |
IEET認證規範3核心能力 |
|||||||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
應用數學、科學與化學工程知識的能力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註: 矩陣中數字代表關聯性;1表示相關,0表示無相關。
3.1.1 運用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的能力。
3.1.2 設計與執行實驗,以及分析與解釋數據的能力。
3.1.3 執行工程實務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工具之能力。
3.1.4 設計工程系統、元件或製程之能力。
3.1.5 計畫管理、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3.1.6 發掘、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3.1.7 認識時事議題,瞭解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3.1.8 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表3-5 95-101(學)課程與學生核心能力關聯統計表
課程 核心能力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普通化學(1) |
1 |
0 |
1 |
1 |
1 |
0 |
1 |
1 |
有機化學(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有機化學(1) |
1 |
0 |
1 |
1 |
1 |
1 |
1 |
1 |
物理化學(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物理化學(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普通化學(2) |
1 |
1 |
1 |
1 |
1 |
0 |
1 |
1 |
微積分(1) |
1 |
1 |
1 |
1 |
1 |
1 |
0 |
1 |
微積分(2) |
1 |
1 |
1 |
1 |
1 |
1 |
0 |
1 |
普通物理學(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普通物理學(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反應工程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程序設計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建廠工程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非均相反應工程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工業安全衛生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材料工程(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材料工程(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數值方法與分析 |
1 |
1 |
0 |
0 |
1 |
1 |
0 |
0 |
計算機程式 |
1 |
1 |
1 |
1 |
0 |
0 |
1 |
1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生物化學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儀器分析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高分子化學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光電材料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質能平衡 |
1 |
1 |
1 |
0 |
1 |
0 |
0 |
1 |
熱力學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生化科技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生物技術特論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半導體理論與實務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奈米材料導論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工程數學(1) |
1 |
1 |
0 |
0 |
1 |
1 |
0 |
1 |
工程數學(2) |
1 |
1 |
0 |
0 |
1 |
1 |
0 |
1 |
程序控制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工業儀表控制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工程統計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食品科技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細胞與抗體技術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環保政策與技術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環境物理化學與環境微生物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環境工程(1) |
1 |
1 |
1 |
1 |
1 |
0 |
1 |
1 |
環境工程(2) |
1 |
1 |
1 |
1 |
1 |
0 |
1 |
1 |
化工與材料工程概論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化工應用數學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奈米粉體合成與應用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電化學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氫能與燃料電池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固態材料學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高分子物理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化學工程實驗(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化學工程實驗(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儀器分析實驗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有機化學實驗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普通化學實驗(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材料工程實驗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反應工程實驗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普通化學實驗(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普通物理學實驗 |
1 |
1 |
0 |
0 |
0 |
1 |
0 |
0 |
物理化學實驗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專題研究(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專題研究(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專題研究(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學士論文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校外實習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總計 |
65 |
63 |
61 |
60 |
63 |
59 |
58 |
63 |
二、學生核心能力之培養方式、評量方法、及評量結果
2-1、學生核心能力之培養方式
本系學生核心能力之培養方式如下 :
1、本系透過完整之基礎與專業課程培養應用數學、科學與化學工程知識的能力。
2、領域規劃的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建立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的基本信念及能力。
3、為提升實驗之執行、數據之分析與解釋、以及計算和報告的能力,所有的實驗均以小組方式進行以培養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的能力、並建立團隊合作的觀念。此外本系注重表達能力,因此專業的實驗課程除一般的分組及書面報告外,更要求期末進行口頭報告,以增進同學之表達及溝通之能力。
4、本系提供各式基礎及進階的儀器設備供學生於實驗課程或專題研究及學士論文使用,同時也重視相關電腦軟體的應用,並在計算機程式設計、數值分析、統計在化工上的應用、化工實驗、程序控制、程序設計及著作權等相關課程中使用各種軟體讓學生練習基本的數值分析、統計分析、程序模擬及儀控的能力。以加強建立學生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的能力。
5、專題研究或學士論文課程訓練學生設計化學工程實驗、並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分析與解釋、以及計算和報告的能力。
6、高年級學生進行以實務問題為導向暑期實習課程,訓練學生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的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並且建立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及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培養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最終希望學生具有重視專業倫理的責任,而能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核心能力評量週期表如表3-6所示。
表3-6 95-100學年度核心能力評量週期表
評量年度
核心能力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應用數學、科學與化學工程知識的能力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註:請將各核心能力評量之學年度以「ˇ」表示。
2-2、評量方式及結果
本系各項課程,由負責授課的教師根據課程的特性訂定適當的評量方式,圖3-2為歷年學生課業學習之必修、選修及通識課程之平均分數;整體而言,必修課程的歷年平均為75.7分,選修課程的歷年平均為79.9分,通識課程的歷年平均為79.1分,必修與選修課程歷年約持平,但是通識課程則有下滑趨勢。
2-3、在校生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調查
調查在校生對於課程與八大核心能力關聯性程度之看法的方式,為每學年度開學後第1個月作前1年度的學習成果與核心能力的關聯調查,欄的部份為核心能力,列的部份則為各項課程,每一年級的同學針對已上過的課程與各項核心能力的關聯性作答,用數字(0、1、2、3、4、5)來代表相關性的程度,數字愈高代表此項課程學習成果與核心能力的相關性愈高,將每一位同學對每一課程對應的某一核心能力的關聯性數值相加的總合除以選填該課程的問卷數所得到之數值,即為同學對此核心能力與課程的關聯性看法。統計結果分析如下:
A、"應用數學、科學與化學工程知識的能力"之核心能力
基礎與化工必修課如微積分、工程數學、物理化學、反應工程、熱力學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等課程確實能建立學生此項的能力。
B、"設計化學工程實驗、並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分析與解釋、以及計算和報告的能力"之核心能力
結果顯示實驗課程確實能讓學生具有化學工程實驗設計及執行的能力且具備分析與與解釋、以及計算和報告的能力。但是也許這些實驗課程的內容都是由教師是先設計,因此對於化學工程實驗設計的能力訓練缺乏所以關聯性較低。
C、"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之核心能力
結果顯示實驗課程確實使學生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但是因為仍在學因此對於化學工程實務可能有所困惑,因此關聯性不高。
D、"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 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之核心能力
結果顯示專業課程確實建立學生能夠整合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於工程設計問題,而化學工程實驗、程序控制、儀器分析實驗、材料工程實驗等課程則培養學生具有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設計的能力。此外暑期實習與專題研究入榜顯示這些課程對於學生對於課程整合執行實務確有助益。但是學生可能對工程的設計的問題有所困惑,因此關聯性不高。
E、"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之核心能力
結果顯示實驗課程與校外實習確實能培養學生具有進行口頭報告和人溝通之能力,且能在跨領域的工作團隊中發揮專業的技能,尤其校外實習過程中能使學生在跨領域的工作團隊中了解其他領域之專業知識。
F、"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之核心能力
結果顯示專業課程能幫學生奠定必要之專業基礎能力,而暑期時習與專題研究對訓練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與解決所面臨的化學工程問題多有助益。
G、"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之核心能力
結果顯示環保與工安方面的課程確實發揮其功效,確實能建立學生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
H、"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之核心能力
結果顯示暑期實習多數會遇到技術保密的問題,而專題研究提醒學生兂尊重著作權的重要,這對學生重視專業倫理責任有極大的幫助。
2-4、核心能力計分量表
本系對於每一項核心能力均訂有指標如表3-10所示,本系依認証規範的要求對必修課作一核心能力評分量表,目前以必修課為建立對象。核心能力評分量表中 每一指標分典範、具備與須加強三個等級,由教師自行規範後完成該科核心能力評分量表,由學生與教師填寫與以分析成效。本年度預計完成質能平衡、專題研究及暑期實習與兩門整合性實作的課程核心能力評分量。除暑期實習未完成外,前2者已完成。
表3-10 系核心能力指標
核心能力A、應用數學、科學、化學工程暨基礎材料工程知識的能力 |
1.建立數學、科學、化學工程暨基礎材料工程知識的能力 |
2.應用數學、科學、化學工程暨基礎材料工程知識於理論性課程 |
3.應用數學、科學、化學工程暨基礎材料工程知識於實作性課程中 |
核心能力B、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計算分析與解釋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
1.建立對執行實驗相關安全規定的認知 |
2.具有執行實驗之能力 |
3.具有數據計算、分析與解釋的能力 |
4.具有撰寫實驗報告與口頭報告的能力 |
5.具有設計實驗的基本能力 |
核心能力C、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
1.具有執行製程實務之能力 |
2.具有運用分析儀器的能力 |
3.具有運用製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軟體的能力 |
核心能力D、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
1.熟悉材料工程知識於化工製程之應用 |
2.具有程序設計之分析與整合之能力 |
3.具有依據需求設計系統之基本能力 |
4.具有系統改善與經濟評估之能力 |
核心能力E、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1.應用專業知識發現與瞭解問題 |
2.應用專業知識來剖析與歸納問題 |
3.應用專業知識來改善與解決問題 |
核心能力F、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
1.有效的表達與溝通之能力的養成 |
2.團隊合作能力的養成 |
3.能在多元化的工作環境中發揮專業技能 |
4.能在多元化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吸收其他領域的知識 |
核心能力G、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
1.瞭解工程技術對生活環境的影響 |
2.瞭解工程技術對社會與環境變遷的影響 |
3.認識可以利用化學工程技術的改良與精進解決工業發展所引起的問題 |
4.能在多元化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吸收其他領域的知識 |
核心能力H、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1.認識智慧財產與著作權 |
2.認知與並遵行專業倫理責任 |
3.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並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
三、學系課程之發展與改進及其執行流程
本系的課程制定是根據學校的教育目標,國內外相關科系的課程規畫與產業發展的驅勢所制定。基本上化工領域的必修課程內涵與國內各大學相似,基於本校理論與實務結合的理念,多了暑期校外實習與實務案例的課程,同時加強實驗課程多了反應工程及整合性化工製程等實驗課程;同時有材料工程及實驗的課程以培養學生材料方面的基礎。而有關產業發展的趨勢主要則列於選修課程中,劃分為(A)綠色科技與製程, (B)尖端材料科技, (C)生化科技三個領域,但並沒有強制選修之規定。
本系的課程改進機制如圖3-3所示,以系工程認證委員會、系課程委員會及系務會議為主幹,透過校院的發展目標、工程教育認證諮詢委員會的建議及校友的問卷分析結果形成外部的意見;透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量、學習成果問卷調查及教師教學評量的結果,作為內部檢討的依據。外部的意見與內部的檢討透過系工程認證委員會的彙整後作成相關議案提交系課程委員會討論,系課程委員會對議案提出建議作法後提請系務會議進行決議。
內部檢討的學生學習成績的評量及學習成果問卷調查部份已在前節介紹,而教師教學評量的部份則在規範5教師的部份說明,因此以下僅對結果中外部的意見部份加以說明。
圖 3-3本系的課程改進機制
3-3- 1 校友問卷調查
校友問卷調查分為兩部分,一為教育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和助益性,此部分主要是依據系所制定之八大核心能力,了解校友對於教育核心能力在目前工作重要性之認知及大學四年課程是否獲得此核心能力,所獲得調查結果可以作為未來課程規劃之參考;另一為專業課程的助益性和學習成效,此部分是調查校友對於系上專業課程在目前工作重要性之認知及在校期間是否獲得此專業課程之成效,如此所獲得之結果可以作為未來教學內容修正或增加之參考。每一項所得到的數值為(勾寫該項的問卷數除以問卷的總數)乘100%。將表中教育核心能力在目前工作重要性之認知為非常重要與重要的部份加總,視為贊同對教育核心能力在目前工作重要性的部份。將大學四年課程是否有助於獲得此核心能力之認知為非常有幫助與有幫助的部份加總,視為大學課程培養核新能力的滿意程度。
首先檢討校友問卷調查中學生核心能力養成與就業之相關性之相關性如表3-12所列,校友對於教育核心能力對於工作上之重要性均普遍認同,尤其是”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及”設計化學工程實驗、並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分析與解釋、以及計算和報告的能力”是非常的重要。而”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則較低,而這些統計並沒有因畢業的年資而改變,前兩者顯然是業界對人才要求的共識,而後者重要但不太受重視,可能與我國的產業定位與結構有關。
但是由表3-13大學課程是否幫助你獲得以下能力來看,就大學四年課程是否有助於獲得此核心能力在認知上普遍低於對重要性的看法約10個百分點,其中校友認為最重要的”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與學校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訓練可以提供的能力在畢業5年後出現相當大的落差,此外無論是那一項核心能力大學課程獲得的幫助隨著畢業的年資與日俱退,顯然隨著外在條件的改變校有會磨練出適合發展的能力,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個別核心能力的分析如下:
A、應用數學、科學與化學工程知識的能力
校友認同此項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並且也於大學四年課程獲得此項核心能力。尤其是畢業3年內的校友多繼續身造此項能力更顯重要。
B、設計化學工程實驗、並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分析與解釋、以及計算和報告的能力
校友認同子題2之能力的重要性且同意獲得此項能力,未來課程應加強介紹實驗的設計原理及分析執行步驟以加強學生相關的能力。
C、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校友認同此項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也認同於大學四年課程獲得此項核心能力,顯見課程規劃加強運用如化工設備、數學方法以及工程設計軟體等現代工具的結果受肯定。
D、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校友認同此項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不太認同於大學四年課程獲得此項核心能力,顯見如程序設計課程應該著重於系統設計能力之養成,如此學生才有能力依據需求設計系統。
E、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 執行團隊工作
子題3之能力的重要性但不同意獲得此項能力,顯然訓練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從訓練學生耐心聽完別人的報告,吸收些別人的知識與經驗作起。
F、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校友認同此項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並且也於大學四年課程獲得此項核心能力。
G、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校友認同此項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與獲得此項核心能力相近,但都偏低,鮮見未來課程規劃應增加化工技術對於整體環境所引起影響之內容。
H、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畢業5年內校友認同此項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也認同於大學四年課程獲得此項核心能力,但5年後者則不然,顯然訓練他釣魚的技術比給他一隻魚重要。
表3-12 核心能力對於目前工作的重要性
核心能力對於目前工作的重要性 |
3年內 |
5年內 |
全部 |
---|---|---|---|
A. 應用數學、科學與化學工程知識的能力 |
|||
1. 能把所學的數、理等相關知識加以應用 |
72.7 |
77.7 |
75.0 |
2. 能把所學的實驗相關化學工程知識加以應用 |
77.3 |
77.1 |
78.3 |
B. 設計化學工程實驗、並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分析與解釋、以及計算和報告的能力 |
|||
1. 具有化學工程實驗設計及執行的能力 |
77.3 |
75.6 |
78.4 |
2. 具備分析與判斷數據資料的能力 |
86.4 |
86.4 |
88.3 |
C. 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
|||
1. 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的專業技術 |
81.8 |
75.6 |
73.3 |
2. 會運用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的現代工具(如化工設備、數學方法、工程設計軟體) |
77.3 |
70.2 |
66.7 |
D. 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
|||
1. 熟悉系統設計的步驟與方法 |
63.7 |
64.8 |
65.0 |
2. 具有能力依據需求設計系統 |
63.7 |
67.5 |
68.3 |
E. 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
|||
1. 具有進行口頭報告和人溝通之能力 |
86.4 |
86.4 |
90.0 |
2. 能在跨領域的工作團隊中發揮你專業的技能 |
81.8 |
86.4 |
86.6 |
3. 在跨領域的工作團隊中你能了解其他領域之專業知識 |
86.4 |
89.1 |
91.7 |
F. 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
1. 系上能幫你奠定必要之專業基礎能力 |
63 |
63 |
72.6 |
2. 能應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與解決所面臨的化學工程問題 |
78.3 |
63.1 |
68.5 |
G. 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
|||
1. 了解化學工程技術對全球化與社會變遷之衝擊 |
59.4 |
47.8 |
56.2 |
2. 以目前化學工程專業知識解決工業發展所引起之衝擊 |
67.5 |
54.4 |
60.2 |
H. 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
1. 具有專業與倫理責任之認知能力 |
75.7 |
60.9 |
71.2 |
2. 能了解執行化學工程任務時應具備專業與倫理之責任 |
70.2 |
56.5 |
63.1 |
3. 認識終身學習的必要,且具備終身學習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75.6 |
60.8 |
69.9 |
表3-13 大學課程是否幫助你獲得以下能力
大學課程是否幫助你獲得以下能力 |
3年內 |
5年內 |
全部 |
---|---|---|---|
A. 應用數學、科學與化學工程知識的能力 |
|||
1. 能把所學的數、理等相關知識加以應用 |
86.4 |
75.0 |
66.7 |
2. 能把所學的實驗相關化學工程知識加以應用 |
81.8 |
77.1 |
70.0 |
B. 設計化學工程實驗、並具有實驗之執行、數據之分析與解釋、以及計算和報告的能力 |
|||
1. 具有化學工程實驗設計及執行的能力 |
72.7 |
73.0 |
66.7 |
2. 具備分析與判斷數據資料的能力 |
86.4 |
81.1 |
65.0 |
C. 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技巧和使用化工儀器、設備的能力 |
|||
1. 具有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的專業技術 |
81.8 |
75.7 |
70.0 |
2. 會運用執行化學工程實務所需的現代工具(如化工設備、數學方法、工程設計軟體) |
77.3 |
73.0 |
58.3 |
D. 能夠整合和應用化學工程暨材料工程之基礎知識、技術於工程的設計問題 |
|||
1. 熟悉系統設計的步驟與方法 |
59.1 |
51.3 |
46.7 |
2. 具有能力依據需求設計系統 |
59.1 |
54.0 |
50.0 |
E. 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執行團隊工作 |
|||
1. 具有進行口頭報告和人溝通之能力 |
77.2 |
73.0 |
66.6 |
2. 能在跨領域的工作團隊中發揮你專業的技能 |
77.3 |
70.3 |
61.7 |
3. 在跨領域的工作團隊中你能了解其他領域之專業知識 |
72.7 |
67.6 |
58.3 |
F. 具有發掘、分析及處理化學工程問題的能力 |
|||
1. 系上能幫你奠定必要之專業基礎能力 |
67.4 |
67.4 |
63 |
2. 能應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與解決所面臨的化學工程問題 |
89.2 |
71.8 |
65.8 |
G. 瞭解工程技術對於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能以化學工程技術解決因工業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包含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 |
|||
1. 了解化學工程技術對全球化與社會變遷之衝擊 |
51.3 |
41.3 |
39.7 |
2. 以目前化學工程專業知識解決工業發展所引起之衝擊 |
62.1 |
50 |
46.6 |
H. 重視專業倫理責任,並具有不斷學習和精進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
1. 具有專業與倫理責任之認知能力 |
75.7 |
60.8 |
54.8 |
2. 能了解執行化學工程任務時應具備專業與倫理之責任 |
78.4 |
63.1 |
56.2 |
3. 認識終身學習的必要,且具備終身學習化學工程技術的能力 |
83.8 |
67.4 |
60.3 |
第二部份校友對必修課程的助益性和學習成效之問卷調查資料百分比統計,將非常重要與重要的部份加總並排序取前10名,獲得如表3-14所列的結果。將認為在校期間是否獲得課程足夠成效之非常同意與同意的部份加總並排序,視為大學課程培養核新能力的滿意程度,獲得如表3-15所列的結果。
結果顯示不論是課程的助益性和學習成效,儀器分析、校外實習、材料工程及專題研究均名列前茅,顯然與學生就業或升學後需要使用各種儀器設備,同時校外實習給與同學接觸實務的機會使得這些課程對學生的助益大,尤其是專題研究,是畢業5年內的校友受益最的課程,其次是暑期實習因在校時無法確切的感受,一旦進入職場則親切感油然而生。材料工程則與校友的工作領域多與材料有關有關;而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反應工程及熱力學等基礎知識於工程的問題有所助益。據此觀知,本系在課程內容或授課方式上仍有改進的空間,但是校外實習、材料工程及整合性化工製程實作等課程應已發揮其作用。
表3-14 課程於學習中獲得的成效與對工作之重要統計
對於工作重要性的前十名課程
課程排名 |
3年內 |
5年內 |
全部 |
1 |
專題研究 |
專題研究 |
材料工程 |
2 |
熱力學 |
熱力學 |
材料工程實驗 |
3 |
校外實習 |
校外實習 |
儀器分析 |
4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 |
儀器分析實驗 |
5 |
儀器分析 |
儀器分析 |
校外實習 |
6 |
程序控制 |
反應工程 |
專題研究 |
7 |
反應工程 |
材料工程實驗 |
有機化學 |
8 |
材料工程實驗 |
儀器分析實驗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 |
9 |
儀器分析實驗 |
材料工程 |
熱力學 |
10 |
材料工程 |
質能平衡 |
反應工程 |
表3-15在校期間獲得成效的前10名課程
課程排名 |
3年內 |
5年內 |
全部 |
1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 |
材料工程 |
2 |
工程數學 |
工程數學 |
反應工程 |
3 |
儀器分析 |
儀器分析 |
儀器分析實驗 |
4 |
反應工程 |
反應工程 |
材料工程實驗 |
5 |
專題研究 |
專題研究 |
儀器分析 |
6 |
熱力學 |
熱力學 |
專題研究 |
7 |
儀器分析實驗 |
儀器分析實驗 |
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 |
8 |
化學工程實驗 |
化學工程實驗 |
校外實習 |
9 |
校外實習 |
校外實習 |
反應工程實驗 |
10 |
材料工程實驗 |
普通有機實驗 |
工程數學 |
3-2、工程教育認證諮議委員會意見
見規範4 。
3-3、院校的作法
為提升課程教學品質,100學年度起由教學資源中心協助進行課程外審作業,外審委員以相關領域之大學教授、產業人士及校友等各一名為原則,每系逐年至少檢送三門必修課程大綱及相關教材外審,上學期8/30前,下學期3/1前提送課程外審申請表及課程送審資料至教學資源中心,結果提報課程委員會審查,並由系主任督促應改善之事宜。其程序為:
1. 每學期各系由課委會決定提送3門課程送外審。
2. 每個課程填交「長庚大學課程外審申請表」含下列三種資料(1)「長庚大學課程外審委員審查意見表」,(2)該系所必選修科目表。
3. 該課程的詳細課程大綱及教材相關資料。
每學期約第8-9週外審委員審查意見回覆後審查意見影本回覆系所,每學期約9-12週進行外審委員審查意見追蹤作業,外審委員審查意見追蹤表需由教師提出因應策略,並預估執行完成日期。本系100學年度第一學期有工程數學(2)、物理化學(2)與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3)送審。委員由受審客課成教師自行遴選。第二學期起改為邀請外審委員到校審理以縮短審查流程,三位審查委原分別為學術界宜蘭大學賴森茂教授代表學界、台灣吉爾製程公司副總經理吳逢倉代表產業界與校友及鎧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經理陳永鴻代表產業界與校友;計有普通化學(1)、普通化學實驗(1)與材料工程實驗送審。這個辦法僅實行一年尚難看出成效。